上星期六和日看到一個新名詞叫土味LO娘,我仔細看了相關文章後慢慢想到今天來寫,土味LO娘算是去年10月出來的新興名詞,意思是指一些姑娘穿著洋服作一些不莊重或不雅的動作,
例如在不認識的人面前抬腿或在公共場所直接脫了襯裙,,以下是我在知呼上面截來的圖:
像我自己已經穿了12年,頭一次看到一個文化將不合理變成理所當然的窘境,我後來想了一下,有一種會讓這文化走到這樣的田地是洋服價格變得太白菜導致太普及。
一聽到價格很多剛進來的蘿娘會抱怨:洋服明明價格貴得要死,一件也要破萬,我只是想說:那是洋服該要的價格,不該拉下價。回想12年前,能穿洋服的大學生大都家境不錯不然就是社會人士。
而在淘寶出現後再加上印花品質變好後,大量的洋服大量出現,也讓店家知道這洋服的客群會是大學生或高中生不管這店家瞭不瞭解這個文化,那大學生或高中生普遍沒有太多錢,
那麼店家他就會用最低廉又很快回血的方式去賣洋服,那就是把洋服價格壓低。價格壓低就就可以快速回血,會比做工繁雜的洋服還要快速收回成本,哪成本方面會選澤用中間一點,
中間一點的意思不會用太爛也不會用太好,印花也找中間,他們會去會讓買家喜歡的元素又不會花太多錢的圖案,緞帶蕾絲也走中間路線,成本低而價格讓學生喜歡洋服而讓他們認為:
我只花了一點小錢穿上去我也是蘿娘。就因為成本低、價格低 、CP還好就吸引了素質不太好蘿娘,那這些蘿娘對蘿莉塔文化算是一知半解,認為衣服上面有印花就是LO服而不知印花的故事來源。
就間接造成這個局面
對於穿了10年或穿更久的姑娘會想要找個地洞鑽或可能退坑,我接觸了這個文化十年了,甚麼都碰過,被叫成貴婦、COSER、被偷拍、或被大媽在公眾場合直接叫COSPLAY,我都見過,但我沒退出了,
大風大浪都看過,因為我喜歡穿這服裝,這服裝讓對我這個長得不好看的我是一種安全感,我酸然穿洋服時我也會去吃路邊攤不過我會很注重吃的時候要克制一點不能像是工作時要吃很快,
就算去漢堡王我也會慢慢吃。
而我看到這篇文章出來心想:這麼會把一個優雅文化變成這樣,10年前我會覺得這文化會走向精緻化,但我從沒想過會變成這種被大眾厭惡的文化,我 一直在思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說經濟嗎?我畢業的時候環境就不太好,有出現裁員、低薪、政策不好,使的很多年輕人厭惡貴婦,而好笑的是蘿莉塔文化的服裝走的正是他們厭惡的文化,它們認為貴婦就像我們身上穿的樣貌。當然也有一些蘿娘炫耀自己敗的洋服有多麼的天價,高調的刻板印象嚴重對蘿莉塔文化的藐視。而土味LO娘反而跟加害蘿莉塔文化的優雅形象,
我穿洋服我也相信蘿娘是一群努力上班,碰到大失血時會去爭取加班費、全勤獎、三節和年終的勤奮姑娘,但我也有碰過跟先生要洋服但也有給先生好處這都OK。但
我看到蘿娘被土味冠上我就突然覺得好像一切努力都白費,也要想想,這也許是LOLITA的必然道路,也許去年買奶酪可可家的洋服給我一個警訊也說不定,而土味LOLITA就像冰山,
這一撞讓所有不管老的、小的一起陪葬。不過這名詞一出現對我來說我也還滿想去深入了解。
存點錢,好好買一件洋服。
留言列表